菜单

NO.80【PDF】《汉语的危机》朱竞

作者: 汉硕网 发布时间: 2025-01-14 20:01:10 查看数: 135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汉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朱竞的《汉语的危机》一书,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现象,并呼吁我们共同拯救这一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一、汉语的困境

书中指出,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的汉字简化和普通话推广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时代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汉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据2004年的一项调查,中国仅有一半的人能说普通话,四成人看不懂繁体字,而仍有0.92%的人坚持使用繁体字书写。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也让我们看到了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

 

二、汉语的危机现状

朱竞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汉语危机的严峻现实。例如,上海的一项翻译大赛因缺乏优秀的译文而一等奖空缺,二等奖却颁给了一位新加坡人,原因在于其“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这一事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汉语能力的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作家余光中就写下了《哀中文之式微》,感叹现代中国人母语能力的下降。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从晚清的“言文一致”运动到现代的电脑化挑战,汉语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汉语的文化价值

书中强调,汉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的音韵之美、词汇之丰富、表达之细腻,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从庄子、屈原到李白、杜甫,再到苏轼、曹雪芹、鲁迅,这些伟大的文学家都用汉语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四、拯救汉语的紧迫性

面对汉语的危机,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朱竞呼吁,我们必须意识到汉语的价值,保护这一延续了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母语。书中不仅分析了汉语危机的根源,还提出了具体的拯救措施,包括重新发现汉语的“诗性品质”、确立汉语写作的价值和意义、对抗网络语言的污染等。

 

五、全球视野下的汉语

尽管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但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二千三百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三千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这一现象让我们看到了汉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巨大潜力,也更加凸显了我们在本土保护和传承汉语的重要性。

 

六、结语

《汉语的危机》不仅是一本揭示问题的书,更是一本充满希望和行动指南的书。它让我们看到了汉语的困境,也让我们明白了拯救汉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们的母语,让这一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继续传承下去。如果你对汉语的未来充满担忧,如果你希望为保护汉语贡献一份力量,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你一读。

 

下载链接:http://chinesebooks.42web.io/index.php

 

招生学校